藥品二維條碼的產生與品質管理:
GSI編碼系統使用應用識別碼(AI)做為附加資訊方式,使條碼可以附帶更多商業資訊。
GSI二維條碼的識別方式為三項:
1.起始字元:在GSI系統中必須在符號的第一位置置入FNCI碼,以表明該符號是GSI的Data Matrix或是QR Cord
2.固定資料長度AI:例如AI(01)品項代號為14位、AI(11)生產日期為6位數字等,皆為固定長度資料。當讀取器掃描條碼時,資訊系統讀取固定長度資料進入系統
3.變動資料長度AI:例如AI(10)批號及AI(21)資料長度可以由1位至20位文數字,必須使用ASCII碼 29 :<GS>為終止符號做為分隔。當要串聯數個GSI應用識別碼,且其中只有一個識別碼後所攜資料長度時,我們強烈建議將其放在符號的最後。如此則可不需再使用分隔字元,減少符號的尺寸大小。
以下網路資訊補充~~~
條碼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維條碼(1D Barcode)及二維條碼(2D Barcode)。
一維條碼 (1D Barcode)
所謂一維條碼,簡單的說就是條碼只能橫向水平方向列印,其缺點是儲存的資料量較少,如果資料量大,條碼列印的長度就會越長,掃瞄機器(Barcode Scanner)就無法讀取完整順利解出條碼的資料。
有一種辦法可以讓條碼列印短一點,那就必須使用高密度的條碼列印機,但價格就比較高,而且條碼掃瞄器(Barcode Scanner)價格相對的也比較貴。
一維條碼也稱做線性條碼,因為所使用的條碼掃瞄器的感測器為線性影像感測器(linear image sensor)。
常用的1D Barcode種類有:
Code 39 條碼:常用在水、電、瓦斯等帳單上。
交錯式25 條碼:又稱ITF條碼,常用在序號,外箱編號(ITF-14條碼)..等應用。
EAN-13 條碼:屬於國際標準條碼,在GS1系統稱之為GTIN-13條碼,我們買的商品上所列印的條碼均屬於此類條碼。
EAN-8 條碼:一樣是屬於國際標準條碼,在GS1系統稱之為GTIN-8條碼,常用在面積比較小的商品上,例如香煙盒上的條碼。
ISBN 書籍碼:故名思義就是書籍上所列印的商品條碼。
ISSN 期刊碼:期刊雜誌上所印列的標準條碼。
Code 128條碼:我們身份證上所使用的就是Code 128條碼,這種條碼可以涵蓋128個ASCII code字元,包含英文字大小寫,數字,還有特殊符號及不可見的電腦符號等。
其它條碼︰如Codabar 條碼、UPC 條碼、Code 93 條碼、Code 11 條碼、MSI條碼、Plessey 條碼、Toshiba code 條碼、Code 32 條碼、RSS 條碼…等,我們在後面的條碼編碼原則章節裡會一一做介紹。
二維條碼 (2D Becode)
2D Barcode在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照相功能的攝影鏡頭是基本配備,隨處可拍QR code。
在3G尚未成熟前,在日本就流行2.5G上網,因為用手機輸入網址很麻煩,所以他們就將網址用Barcode條碼符號替代,初期是用1D Barcode,手機必須外掛「迷你型條碼掃瞄器」,後來有了照相手機,直接用手機上的攝影鏡頭(camera)來讀取條碼,同時條碼改採用2D QR code,這就是手機讀QR Code的由來。
QR Code 條碼
發展至今,各種手機讀QR code條碼的應用不勝枚舉,像衛星定位啦、行動商店啦、動新聞啦…等。
2D Barcode種類不單只有QR code,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是PDF417條碼,每年報稅的二維條碼報稅系統就是PDF417 2D條碼。
PDF 417 條碼
二維條碼的編碼方式比一維條碼複雜許多,同時條碼掃瞄器設備也比貴,在應用上如果資料大的話,才使用2D Barcode,否則還是採用1D Barcode比較經濟實惠。
在GS1國際標準條碼系統裡,也有三種2D Barcode,一種是結合1D Barcode與PDF417的複合型條碼,以及GS1 Data Matrix與GS1 QR code三種。
有關更詳細的GS1 2D條碼介紹,有興趣的話,可以上GS1國際協會網站查閱。
複合型條碼
Data Matrix 條碼











~~~GSI網站中有提到~~~
二維(2D)條形碼
二維(2D)條形碼模樣包含許多小的,各個點正方形或長方形。
單個二維條碼可以容納一個顯著量的信息,甚至當在一小尺寸的印刷或蝕刻到產物可保持清晰。二維條碼是用在廣泛的行業,從製造,倉儲物流和醫療保健。看到它是如何工作的>
GS1 DataMatrix二維 | ![]() |
|
GS1 QR碼 | ![]() |
|
標準
你會發現下面列出相關的應用標準和指導方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